12月15日债市“兵败如山倒”。
中国5年期、10年期国债期货双双跌停。10年期国债期货跌幅达2%触及跌停汉堡队连败局面难改,需尽快扭转颓势,5年期国债期货跌1.星空体育2%触及跌停。
对于国债期货来说,跌幅本来就不大,超过1%都很罕见,5年期国债期货的跌停限制是1.2%,10年期的国债期货跌停限制是2%。因此,有市场人士指出,对于12月15日的期债市场来说,已经相当于是一次“债灾”。
“债灾”的直接原因是一系列的传言:华龙证券出现5亿元债券交易违约;此外,国海证券债券团队负责人失联,请廊坊银行代持的100亿债浮亏巨大,国海证券不承认公章,准备违约;市场还传言,华夏基金旗下的货币基金爆仓,公司要赔偿6亿元。
后来所涉及的机构纷纷出面澄清。国海证券表示正在内部调查,华龙证券发表公告称报道与事实严重不符。廊坊银行也辟谣表示与国海证券并无业务往来,华夏基金则在官微上辟谣称货币基金均运作正常。但估计由此导致的赎回的情况将不可避免,恐慌下是否会出现挤兑爆仓情况,依然值得警惕。
另一原因是,美联储时隔一年后今天终于正式宣布加息,将美国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美联储加息本身反映汉堡队连败局面难改,需尽快扭转颓势了美国经济的复苏预期,也是对通胀的一种二次确认。通胀时代,固定收益显然是不如股市和商品市场有吸引力,债券遭到抛弃也属正常。只是目前在全球黑天鹅满天飞的情况下,稍有风吹草动,便兵败如山倒,投资人在当前市场下如履薄冰的状态一览无余。
事实上,这种如履薄冰之感也并非是无根之萍,投资者也有足够保持警惕的需要。除了造成债市的巨幅下跌外,美元上涨也间接造成一些小国如委内瑞拉等货币的闪崩,黄金也在成加速落体之势向1000美元每盎司的位置滑落,接下来,随着美元步入加息周期,大家可能将看到更多的闪崩现象。
债灾同时也反映了年关逼近,资金的紧张情况。同时也倒逼出央行放水。
据央行网站消息,中国人民银行于12月15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450亿元逆回购操作,包括1400亿元的7天期、450亿元的14天期、600亿元的28天期逆回购。
由于12月15日将有1000亿逆回购到期,因此央行此番相当于对公开市场净投放1450亿元。而在此之前已经连续三日净投放为零。
接下来,央行的放水动作可能依然不会停止。如果市场不能保持较为充裕的流动性,债灾进一步蔓延的可能性将加大,冲击银行、券商等蓝筹,同时影响到股市,极端情况下,甚至不排除出现再次股灾。事实上,今天银行已经扮演领跌的角色。这种情况事实上是很危险的。
不过从央行和近日国家队的动作来看,这种可能性不大,但是已经足够使市场有风雨飘摇之感。
此前,抑制资产泡沫一直是管理层眼中的重中之重,监管层宁杀错,不放过。但形势比人强,目前房市的投资被限制,债市、货基的投资渠道接连出现问题,如果股市、期货等渠道再过于严防死守,只会让资金外逃的更加坚决,变相让美联储的加息变成剪羊毛。
14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或将明年GDP目标定为6.5%。放眼全球,这依然是一个相当惊人的增长速度。
欧元区深陷各种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亚洲韩国和印度菲律宾也比较乱套,南美和非洲许多国家各种货币崩盘、经济崩溃就更不用说了。
美国虽然在经济方面领先中国一步,加息也快了一步,但是中国也依然是足以和美国并列的全球最值得投资的两大市场。
说了这么多,最后回到股市中,汉堡队连败局面难改,需尽快扭转颓势我们目前并没有悲观的理由:
为应对美联储加息带来的冲击,央行近期应会加大放水力度,避免钱紧的出现,这是股市稳定的货币基础;
考察基本面,中美其实都处于经济弱复苏,即使是L,也是L底部向上稍微翘头的过程,这和市场的普遍预期有误差,叠加政策的影响,因此造成了目前股市的黄金坑;
政策不改趋势,无论是银行还是保险资金,监管层都在引导长线入市,避免短炒,这其实从长期看,也是监管层呵护市场的一种表现,这点无可否认。
汉堡队连败局面难改,需尽快扭转颓势我们前天说过,大盘围绕3130展开震荡筑底,近期会出现一些短线波段操作机会,技术高手,尤其打板高手的春天可能又来了。普通投资者把握不好的,可以选择暂时蛰伏,系统性风险发生的时间窗口不太可能是现在。
延伸阅读: 十年债市两茫茫,五图看懂暴跌真相!
债市再遭血洗!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加剧了中国债市的悲观气氛。周四,本已孱弱的中国债市收益率应声跳涨,国债期货甚至遭遇上市以来首个跌停!截止收盘,活跃品种TF1703跌1.16%报97.595,为历史最低收盘价。
交易员们再次哭晕在厕所——你总是心太软,手太慢,把所有亏损都自己扛,买债总是简单,抗住太难,不是你的,就别再勉强……
债市堪称进入短期内最黑暗时刻,银行业也提心吊胆。财新报道,12月15日上午,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持续偏紧,多家银行一度暂停同业操作。
更值得注意的是,财新从多位银行交易员及金融机构人士获悉,多家银行一度暂停给非银金融机构,主要是证券、基金等公司拆出资金。这一举动也包括四家国有大型银行。
眼看资金面告急,央行也急了。外媒和财新均报道称,12月15日下午,央行通过窗口指导建议银行拆出长期资金给非银机构。
自12月以来,债市成为“重灾区”,虽然周四的债市“血洗”主要是受隔夜美联储加息、海外债市利率全线上涨的拖累。但实际上,中国“债牛”10月底以来就瞬间变“债熊”。截止周四,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10月低位已上行66基点至3.295%,创2015年10月以来最高。
为什么债市跌势如此惨烈,且频繁上演“血洗”惨剧? 下面五张图将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探寻债市下跌的真相!
1. 央行“锁短放长”
随着经济成长企稳,中国货币政策转向“选择性收紧”。
一方面,中国的基准利率——银行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已经超过一年没有调整;另一方面,中国央行从8月下旬以来重启14天和28天期逆回购,推动货币市场短期资金成本走高。
下图是银行间回购利率14天、21天走势,看蓝色的那条线,这个利率水平已经从1个月前的2.6%飙升到今天的4.2%,升幅超过60%。
短期利率上行直接制约了债券投资者通过回购融资加杠杆套利的空间,也强化了市场对于货币政策边际趋紧的担忧。
还有观点称,央行最重要的工具是收益率曲线。曲线过平就会导致资金脱实向虚,造成资产泡沫。瑞穗证券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中国未来将更多依靠新的短期流动性工具引导长期利率,因为将资金由短端引向长端,这些资金才有更大概率进入实体经济,支持增长。
央行疑似的“窗口指导”也能确认这一点。就在周四债市大跌之际,有业内人士向外媒透露,“几家大行接到央行电话,让对非银机构放钱,多放些长端的钱,不要卡。”
2. 去杠杆引起踩踏
分析人士指出,经历长达近3年的牛市后,债券收益率不断下行并刷新历史低位,通过滚动加杠杆增厚收益成为不少投资者普遍使用的策略,造成债市局部杠杆偏高。而在监管层频频出拳剑指“防风险、去杠杆”,以及央行“锁短放长”、资金利率趋于抬升的背景下,去杠杆及其负反馈就成为债券市场最大的风险点。
“此前回购利率成本在3%以下,大家加杠杆没有问题。而现在回购利率成本上升到了3%左右,加杠杆就变成了去杠杆,一旦开始去杠杆,就容易形成踩踏。”海通证券表示。
不仅如此,最新数据显示, 10月底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已接近220万亿元,是同期人民币存款规模的1.5倍,这一比值接近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悬殊水平。通过影子银行和同业交易等手段,资产规模增速远超存款成长。同时,银行对同业存单、质押式回购等同业资金也更加依赖,一旦短期利率走升,很多银行面临被动减持债券的“去杠杆”压力。
中信证券指出,在当前银行体系开始出现负债荒问题,同时监管层为限制银行表外理财无序扩张屡出重拳,银行资产负债表两端共振收缩迫使其产生对委外产品的赎回要求。除此之外,前期扩张迅速的银行间同业业务也因此出现连锁式收缩,银行与非银机构间相互加杠杆关系转为去杠杆,催生基金赎回行情引致债市价格下调。
3. 美元打个喷嚏,中国债市感冒了
自特朗普当选以来,美元指数所向披靡,隔夜美联储加息再次推升美元刷新14年新高。在强势美元的影响下,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急剧拉高,使该期限中美利差11月一度缩窄至不足50个基点,创2011年以来的新低。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美国加息路径上调,导致美债收益率大幅上行,加剧中国“债市黑暗时代”。
他指出,由于美联储加息路径的上调,导致美国债券市场再度大幅调整,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10BP至2.57%。回顾此轮美债收益率上行,不难发现对中国影响巨大,此次美债收益率上行将再度加剧中国债市调整,中国“债市黑暗时代”远未结束。
好在国内债市近期加速下跌后,中美利差有所反弹。
4. 外汇占款持续流出,资金面需要央行来“补血”
外汇是人民币汇率的“定海神针”,外汇占款流出直接造成基础货币减少。最新数据显示,11月外汇占款环比降幅为今年1月以来最大,今年累计下降已达2.6万亿元。
为此,中国央行不得不频繁通过中期借贷便利(MLF)和公开市场逆回购的等工具,为市场注入流动性。同期,中国央行通过MLF向市场提供的未到期资金余额大幅增涨了2万亿元,至11月末已达2.74万亿元。
由于上述操作的期限和利率均由央行掌握,这也使得中国央行对市场短期资金价格的掌控更加有力。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研究主管明明表示,一方面人民币汇率未来一段时间存在压力,另一方面在去杠杆的大背景下,货币政策显然不能过松。“央行的态度十分明确,8月份以来每当长端利率有明显下行的时候,央行都会出手把它推回去。”
5.通货膨胀压力重现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11月PPI同比增3.3%,自9月实现四年来首次同比转正后,已连续第三个月录得正值。CPI同比涨幅也高于预期。
“明年通胀会有比较明显的上升,特别是在PPI方面。明年我们觉得大概在三四月的时候,CPI同比有一定风险突破3%。”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赵扬表示。
近期石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明显上涨,推升全球通胀预期。不仅如此,中国去产能的进程也推升了通胀,结果就是煤炭、钢铁价格出现大的反弹,反映为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上涨。
瑞银近期上调中国通胀预期,将明年CPI增速预期从2.1%上调至2.3%,PPI增速预期从1.7%上调至2.5%。不过,中国统计局在11月数据公布后表示,中国CPI未来仍将保持温和上涨,通货膨胀压力不会明显上升。
分析师怎么看?
前银河期货首席宏观顾问、海外对冲基金管理人付鹏点评称,债券市场跌到这个份上,问题已经开始从讨论是否跌下来买入的问题变成了是否有人爆仓的问题,“画风变得速度那是相当的一个快”。
付鹏称,“这些年的影子银行高杠杆的期限错配,短债配长资,一旦债市大调整,资金面紧张,银行产生了双重压力(后续不足,资不抵债),于是债券市场中其实街垒了越来越不稳定的系统,整个系统一旦扭转的时候,又是一个反馈系统,而这种反馈随时都是有可能演变成为一个沉重的系统性风险。”
国信宏观固收首席分析师董德志团队对债市点评称,今年银行有大量的资金是储备在货币基金中(这可能是以往年份没有的事,还没确认过,只是猜测),在提高自身备付要求下,开始赎回货币基金。这样就加剧了货基的压力,继续减持存单,形成了这样一个怪圈:“存单利率高--银行赎回货币基金去买存单--货基抛售存单--导致存单利率更高--银行继续加大赎回”。
如果是这样一个链条,就反映出,当前的局面并不是货币政策收紧所导致,而是自发形成的一个恶性循环链条。
但是,也有机构持相对乐观的态度。中信证券明明团队表示,去杠杆进程仍然在继续,对债市而言调整也将继续,加之近期来自海内外各方面的扰动频发,债市阵痛不可避免。短期内央行的动向仍然是影响市场流动性的最大因素,长期中在杠杆不断温和去化的过程中,债市也将逐步完全脱离此前的非理性状态。
从调整的目标来看,短期内收益率将继续调整,能否继续上行和上行的幅度取决于中美央行的货币政策态度,至少可以看到的是中国央行在美联储加息前仍保持谨慎;长远来看,随着债市杠杆和利差的修复,投资的机会才能逐步体现。
光大证券资管首席经济学家徐高也表示,央行只是想通过对杠杆投资者的“小小惩戒”来促使债市有序去杠杆。搞出类似去年股灾那样的“债灾”,又或是让钱荒再卷土重来,都绝对不是央行的目标。所以,相信在短期内央行就会加大流动性的投放来平抑当前的紧张局面,避免事态过度恶化。
总体而言,债市冬天还没有过去,但“危”也是很多人眼里的“机”,你现在要做的只有两件事:1先活下来;2,找准机会repeat :
综合自wind、a股那些事等,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删除
智慧价值投资,助您稳健成长
成功下载后记得回复“惊喜”找比特哥拿惊喜!
百万现金觅知音,比特港邀你自媒体!
下载会发红包的股市新闻APP,你的资讯你审查!
声明:欢迎注明来源、无改动下的非商业转载。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判断靠自己,决策要谨慎!
中港股市龙虎榜(微信订阅号AH_Stock开盘早报)
宏观资本比特港大数据(微信订阅号AC_Stock收市点评)
点这里下载比特港股新闻大数据APP
评论